(通讯员:程瑞 吴彬)7月8日至10日,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“筑梦青春”志愿服务队在程瑞、吴彬、江柳清三位专业教师带领下,赴十堰市郧西县上津古镇开展暑期“三下乡”实践活动。以“专业赋能乡村振兴,青春守护历史文脉”为主题,团队通过古建筑考察测绘、红色教育研学等形式,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,用青春力量助力古镇文化传承与发展。

筑梦青春志愿服务队赴上津古镇开展暑期实践活动
古建保护:用专业技术留存历史记忆
上津古镇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,是湖北省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镇之一,2007年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,其建筑群落堪称鄂西北地区传统建筑的“活态标本”。
实践中,师生团队聚焦古镇核心保护区,运用全站仪等设备,对供销合作社旧址、民国时期银行等典型历史建筑展开系统性测绘。学生分组完成墙体厚度、梁架尺寸、门窗比例等100 余项数据采集,再通过专业软件建模,构建出能直观呈现建筑原貌的三维数字模型。这一过程不仅精准还原了建筑细节,还发现了部分隐蔽的结构性问题,为后续保护性修缮提供了可靠技术支撑。

团队成员使用全站仪进行银行旧址测绘
为全面掌握保护现状,团队设计涵盖保护措施、居民认知、修复需求等维度的问卷,对20余位当地居民进行深度访谈。结果显示,多数受访者视古建筑为“上津镇的文化名片”,但也反映出“资金紧张”“专业技术短缺”等现实难题。基于此,团队形成《上津镇古建筑保护现状调研报告》,提出“政府主导、企业参与、村民共建的三方协同保护机制”“打造古建筑研学旅游精品路线”等可行性建议。

团队成员对当地居民开展问卷调查
红色研学:在革命故事中厚植家国情怀
上津镇不仅是古建重镇,更是一片红色热土——这里曾是鄂陕边区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,“上关突围”等革命事件镌刻着先辈的奋斗足迹。
活动期间,团队专程参观了以历史上的上关县(位于郧西县上津镇)革命历史为背景的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,通过历史照片、革命文物和场景复原,沉浸式感受当地革命历史。在“上关突围”展区,革命先烈为理想信念浴血奋战的事迹让队员们深受触动。“站在先辈战斗过的地方,才真正读懂‘责任与担当’的分量”学生高旭阳感慨道。指导老师吴彬表示,这种沉浸式红色教育对培养青年家国情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实践育人:让青春在服务中绽放光彩
此次活动是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“知行合一”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。实践团队以专业为笔、以青春为墨,在古镇的砖瓦间书写责任与担当,从用专业数据为古建“画像”到以调研报告为保护“献策”,再到在红色历史中筑牢信念,队员们既锤炼了专业技能,更深化了对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的理解。

筑梦青春志愿服务队参观学习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上关县
未来,团队将持续跟进《上津镇古建筑保护现状调研报告》的落地转化,推动“三方协同保护机制”等建议融入当地实践,并计划结合专业优势,协助开发古建研学课程,让青春力量持续为古镇文化振兴与红色基因传承注入动能。